(二)加强政策支持,深化体制改革。全面梳理健康产业领域的相关政策,坚决取消不合理规定。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级相关部门出台的各项优惠措施,着力从市场准入、财政支持、土地供给、税收优惠、人才引进、技术创新、投融资政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探索健康产业发展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相结合的管理方式,研究制订政府购买健康服务公共产品指导目录。完善医保支付机制,充分发挥医保基金发展健康产业的导向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切实简政放权,着力改善政府审批服务,简化项目审批环节,建立健康产业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鼓励社会资本发展紧缺型专科医院、参与公立医院改制,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深化医药价格改革,落实医师多点执业等改革配套措施,进一步释放健康产业发展活力。
(三)加强考核检查,规范行业管理。加快建立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健康产业发展目标的指标纳入各地、有关部门考核体系,提高考核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适时开展规划实施评估,调整修改相关政策。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健康产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开展数据统计和监测,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建立健康产业发展信息定期公布制度。建立健全行业发展和自律机制,充分发挥健康产业协会、学会、联盟等行业组织的协调、服务和监管作用。建立完善健康产业标准体系,鼓励行业组织开展健康产业及各细分行业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支持参与国际和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制订健康产业行业规范,探索建立不良诚信企业(机构)黑名单制度和不良信用者强制退出机制。
(四)加强示范创建,争取国家支持。组织开展国家和省级健康产业集群、健康养老产业集群、中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健身休闲示范区(基地)和森林康养示范区(基地)等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打造全国示范集群(基地)和优势品牌。省直相关部门要主动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民政部、农业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药总局、国家旅游局、国家林业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有关部(委、局)汇报,争取将我省健康产业集群及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十三五”重大项目规划,将国家健康产业集群、健康养老产业集群、中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健康医疗旅游、健身休闲和森林康养等试点、示范区、实验区、基地、重点实验室和技术研发平台落户我省。
(五)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广泛开展健康知识宣传。积极搭建宣传平台,打造宣传阵地,鼓励开办专门的健康节目或栏目,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健康消费观念。鼓励举办年度健康产业发展论坛,打造行业活动品牌,促进健康产业创新发展。严格规范药品、保健食品用品、医疗器械等健康产品的广告和宣传行为,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不实报道,营造良好的健康消费环境。
(责任编辑:威展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