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济南新闻网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招商加盟 民生新闻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军事新闻 体育新闻
美食文化 名人动态
时事观察 女性健康
法治生活 男性健康
大型活动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
健康卫生 房产商情 财经在线
娱乐资讯 旅游天下 科技之窗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中华情缘 书画收藏
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黑龙江 >

韩春雨撤稿事件:事情远没有结束(2)

时间: 2019-02-25 11:45 作者:浙江新闻 来源:网络整理 点击:

他的幻灯片白底黑字异常朴实,据说是因为很少出来作报告而不擅于制的缘故。途中,他放出一张片子,上书几个大字“知乎上的问题”,听众立刻笑弯了腰。旁边有人低声打趣道:“下一张是不是‘百度贴上吧’的问题?”

那时候的韩春雨时不时在网络论坛上发言,他还曾在百度贴吧上招募学生,给考研的同学一些建议。受到质疑后,他也在网上针对质疑进行过回复,直到后来争论愈演愈烈,他才终于消失在网上。

讲座结束后,有听众提问:您成了一个传奇,请问您在蜕变的过程中,有没有发自肺腑想和我们说的话?韩春雨答:“就像很多报道里写的,我觉得科学是一种好的生活方式。我最嗨的事情就是有个想法,然后验证出来了感觉很棒!一直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不管你做什么,心灵上要达到自给自足的状态。即便我不发这个论文,我也过得很嗨。在这一点上,我一直是个副教授的心态。”

讲座结束后,一堆人围上去和他交谈,交换名片,索要联系方式,还有很多旁观者来求合影,他微笑着一一满足大家的需求。我和他聊了一会,告别之前说:“最近采访您的媒体太多,我们想看看后续的研究情况如何,再找个合适的时机做报道。”他面露笑容,信心满满:“我不会只有这一篇文章的,我还会有新的研究出来。”

在那个热闹而兴奋的时刻,没有人预料到之后学界对他的质疑如此声势浩大,也没有人会料想到后来在媒体上出现的韩春雨是一个前后矛盾、反复无常的形象,甚至有人称其为“无赖”。

2016年10月8日,关于他的新闻又进入新一轮刷屏,韩春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回应“重复实验失败”时称,“我为什么要自证清白,自己有病吗?”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很不理解韩春雨的做法,他说:“我觉得作为科学家,被人说一句‘你的结果我重复不出来’,那真就是噩梦一样的事,哪怕是假警报。”

韩春雨被人诟病很多的一点是,他先和媒体说,“他们要是愿意实名出来,我们就让重复实验成功的人实名出来”。 2016年10月10日晚,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等12位学者实名发声,公开表示他们所在的实验室未重复出韩春雨的实验。挑头做这件事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魏文胜表示,“不能再拖了,必须要发声,要让国际科学界看到我们这个领域(即基因编辑)中国科学家的态度。”之后韩春雨并没有公布重复出实验的实验室的名单,他说:不公布声称可重复者的名单是“保护他们也保护自己”。

很多人期待着故事出现反转,韩春雨能自证清白,但是曲折生动的反转故事在如今的科研界很容易出现吗?韩春雨在采访中曾自比布鲁诺,对此有不愿具名的科研人员说,“现在很少有达尔文、布鲁诺那种被质疑多年才证明是对的的研究。以前科学研究的条件只有某些人或者某些机构具备,现在基本上很多人都具备实验条件。一个人发表了成果,很多人可以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重复相同的实验研究。重复的实验多了,很难会不认可对的研究。”

繁华过后,一片狼藉。自那次讲座起,我一直没有机会再和他深入交谈,只是偶尔在电话中和他聊上几句。有几次通话是晚上,他在实验的间隙似乎想聊点什么,但又对媒体保持了很高的警惕,语焉不详,经常拒绝回答问题,只聊几句自己想说的内容。他最想表达的内容是,“我真的能做出来,请让媒体不要再打扰我了,他们一来我就没法工作。”他回绝媒体,偶尔接受一两家上门媒体的采访。他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学,每次都以非常官方的态度发出声明,并拒绝一切采访。

会否启动调查?

伴随着韩春雨的撤稿声明,《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了一篇社论,文中对媒体进行了委婉的批评。“这篇NgAgo论文也显示了社交媒体的利与弊。显然,这些平台对于迅速提醒广大科学界留意该论文可能存在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它们也抬高了人们的预期,以为有关这篇论文的问题是直截了当,可以快速解决的。然而,关于NgAgo的各种问题是无法在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内就能澄清的,这是有原因的。即使是简单的实验也需要花费数周来准备、实施、分析和解决出现的问题……难怪在希望得到快速、明确答案的全天候媒体和公众眼中,论文发表后的同行评议流程似乎慢得让人沮丧。”

《自然-生物技术》发表的社论

“科学的问题要科学内部来解决。”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仇子龙认为。他也曾因为韩春雨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去年7月20日,科学网有博文称仇子龙成功重复了韩春雨的实验,被称为“唯一一个重复出韩春雨实验的人”。但仇子龙本人的回应则是,实验室仍在重复,优化各种条件,实验结果距离韩春雨论文中的结果“相差甚远”,并呼吁韩春雨提供“可重复NBT(《自然-生物技术》)发表文章的NgAgo,或者优化的NgAgo2.0、Smart版本等等”。

“学术界的事情一定要停留在学术的范围内,媒体把学术界的事情讲给公众听,大家也不理解这个事情。出现问题之后,首先需要各方面了解情况,以宽容的态度探讨事情,不要搞成相互之间的攻击,不能在媒体上解决问题;第二学术圈里应该正大光明写信去杂志社质疑,让韩春雨通过杂志社回复,最多也就半年时间,杂志社肯定会采取措施,实在不满意会撤稿,也算是学术处理的过程。”仇子龙说。至于针对NgAgo的研究进行到了哪个阶段,他则避而不谈。

也有对此持不同意见的人。联名质疑韩春雨中的一名科学家说:“走红的时候怎么不怪媒体,被质疑就怪媒体了?”

采访时,一部分研究人员表示,此事可能会不了了之;另一部分研究人员表示,此事如此轰动,一定要有个结果。去年冬天的一次会议上,我就韩春雨一事询问某院士,他隐晦地说,韩春雨事件捆绑了各方利益,大家被迫上了同一条船。

论文发表后,韩春雨本人成了河科大的“宠儿”。他当选为河北省科协副主席,获评“最美教师”荣誉称号,基因编辑项目得到100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河北科技大学获得了2.24亿元的财政拨款,用于建设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

尽管质疑声越来越大,河北科技大学去年9月的开学典礼上,校长孙鹤旭发表演讲时依然说:“(学校)拥有一批在教学上认真负责、在科研上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特别是一批像韩春雨一样的年轻老师。”

(责任编辑:威展小王)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机构介绍 | 报社动态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查询系统
Copyright©2014 http://www.hongduwenhu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济南新闻网 企业信息
信息来自网络,如有疑问,联系客处理! QQ:501734467